分卷阅读39(1/1)

    李斯年率先开口,“王先生,听说您家是种青菜的?种青菜比种粮食收入要高一些吧。”

    “就、就那样。”

    李斯年笑了一下,“王先生家的菜一般往哪里出库?超市?”

    王泽东说:“几个超市,还有一些菜市场也会供应。”

    李斯年点点头,“哦——”

    王泽东有些警惕地看着李斯年,“你问这个干什么?”

    “就是问问嘛。”

    王泽东看着对面年轻男人的似笑非笑的表情,忽然一股无名火升了起来。

    就是这个人,要抢他的生意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还来挑衅他!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明天要直接把这人租来的车的轮胎给卸了!

    看到王泽东表情有了些许的变化,李斯年也不逗他了,清了清嗓子,说:“王先生知不知道我家农场的菜往供给哪些市场?”

    王泽东没好气的说:“不知道。”

    “我家农场的菜只往我家饭店供应。”李斯年掏出手机,进入工商企业信息查询网,然后放到了王泽东跟前。

    “王先生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公司,我家农场的菜只会往我司连锁的餐厅供应,一律不外卖。”

    手机屏幕上显示着的是李斯年他们公司的基本信息,饭店餐饮连锁。

    王泽东拿起手机仔细看了一下,只见发起人及出资信息的表格中,李斯年的名字在最后一行,是股东之一。

    “我开饭店的事咱们村子里应该没人不知道。”李斯年适时的解释道:“因为生意不错,我的朋友就想跟我一起合伙开一个连锁餐厅。”

    “之前饭店的食材用的都是咱们村子里自己种的菜,跟外面买的有些差别,我需要我的饭店一直保持一个味道,所以需要大批量的种植我们平时种给自家人吃的菜。”

    李斯年的话说的已经够清楚了,他就此停住了嘴。

    王泽东虽然不太聪明,但能成为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也不至于全然听不懂别人的弦外之音。

    李斯年的意思是,他即使拥有面积比自己家更大的农场,条件比自己家更好的恒温大棚,也一点都不会威胁到他们家的生意。

    因为李斯年家的粮食蔬菜根本就不往外卖。

    王泽东松了一大口气,同时又觉得十分尴尬。

    松了口气是因为他少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感觉尴尬是自己啥都没搞清楚就去扎人家轮胎,还把人家当成假想敌……

    想来李斯年今天会上门专门说他家农场的供货方向,肯定是已经发现今天早上轮胎有问题是他做的了。

    天呐!他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斯年把他的表情变化收进眼底,从桌子上把手机收了回来。

    “既然王先生明白了我的意思,那我此次前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王先生继续用餐吧,我不打扰了。”

    李斯年起身准备离开,王泽东赶忙也跟着起来,“等等!”

    李斯年回头看他,“王先生还有什么事吗?”

    王泽东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自己有些反光的秃头,“我看你今天早上打算带人去农场来着,结果车坏了是吧?”

    “正好我家有车闲着,要不你明天开我家的车去?”

    李斯年扬了下眉,王泽东干笑了两声。

    两人对视三秒,李斯年忽的露出一个笑,“那就谢谢王先生了。”

    王泽东也憨憨的笑了一下,“不谢不谢,应该的,应该的。”

    从王泽东家里出来,李斯年看了看手里的车钥匙,忍不住笑了一下。

    善良的人,就算是想起坏心思,也坏不到哪儿去。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真有意思,他的父亲对他散发出的善意还不如一个不怎么熟悉的外人对他散发出的善意多。

    外人误会了他,给他带来了麻烦,尚且知道道歉补偿,而他的父亲就只会一味地压榨他。

    李斯年拿着钥匙回了家,他打电话告诉马驰,明天的车已经有了,不用再租了,同时通知工人们,明天早上六点半再村子门口集合。

    至此,农场便正式开始运作起来。

    农场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一部分种生长周期长的蔬菜。

    短周期的蔬菜可以供应现在的饭店运营,长周期蔬菜等到连锁饭店正式开业,差不多也都能成熟了。

    除此之外,姜容轩还在农场旁边买下了一大块牧场,猪牛羊鸡全部都是从村子里抱了小崽过来养。

    那天之后,村子里又陆陆续续有人签了劳动合同,农场人够了,剩下的人就分配到了牧场。

    饭店的食材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李斯年利用之前的限额吃饭大肆宣传了蜂蜜制作的饮料,等限额制度取消以后,饮料已经打响了名声,他们便入驻了外卖平台。

    饭店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都不太好,注册外卖之后,饭店的营业额才算达到了顶峰。

    小饭店营业着,连锁饭店准备着,就这样大约过了半年,连锁餐厅的一切终于准备就绪。

    春节过后,饭店的五十八个分店在苏城各大商场同时开业。

    李斯年没亲自去看,但是根据马驰所说,开业那天每个店铺的门口都排着长队,直到晚上九点钟人还是不见少。

    饭店在苏城正式开业,紧接着马驰又开始谋划着入驻其他城市。

    同时,饭店品牌的蜂蜜百香果、柠檬蜂蜜茶、蜂蜜柚子茶等瓶装饮料也在全国上市了。

    瓶装饮料跟饭店里卖的现做的饮料一点差别都没有,这就导致瓶装饮料的保质期不算特别长。

    但正是因为因此,饭店的蜂蜜衍生饮料才成为了年度饮料销量排行棒的第一名,比某些费尽心思赞助选秀的饮料卖的还要好。

    老陈一开始还舍不得租蜂场,后来随着瓶装饮料的上市,他终于意识到,就自己家后院这点地方,是真不够李斯年饭店的需求量。

    于是他只能忍着肉疼,租了一大片蜂场,又雇了更多的人帮着他一起养蜜蜂。

    蜜蜂多了,蜂蜜就多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翻倍。

    看着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多,老陈也不心疼那点租蜂场的钱了,每天笑呵呵的,好像当初心疼钱的人不是他一样。

    饭店不需要李斯年帮忙,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工作室培训厨师,以及在厨房做他喜欢的工作,创新菜式。

    现在饭店正式运营起来,他做菜的配方就成了独家秘方,不能够再到C站发表做菜教程,于是他的视频又回到了以前那种类似于解压看的美食视频。

    李斯年现在依旧坚持发布视频,纯粹就是为了回馈粉丝。

    他不接广告、不参加站内的比赛、佛系的不像个网红。

    但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样,他还能被扯进抄袭风波。

    他的红曲米上色版的麻辣猪蹄被说抄袭‘饭店’的创新菜式。

    第30章

    饭店的消费定位为‘轻奢快餐’,就是适合上班族中午休息的时候吃的工作餐,但又比一般的工作餐要高端一些。

    苏城的店铺生意大火后,饭店的分店又迅速入驻各一线城市。

    第一批入驻的就是京市、海城、穗城和深城这四个超一线城市。

    饭店品牌的蜂蜜系列饮料比店铺先流入各地区的市场,算是给店铺的开张开了个好头,分店还在建造的时候,就有无数顾客先预约排队了。

    这样大火的饭店,吸引了无数对美食感兴趣的人,自然也吸引到了洪运权。

    自从从C站彻底退出后,洪运权就只剩下现实生活中的工作能够维持生计了。

    幸好之前欠的债都还清了,依靠卖保险这点微博的薪水还是能勉强温饱的。

    饭店在京市的分店一共开了八十八家,八十八家店铺同时建造,同时完工,几乎覆盖了京市所有大型商场。

    洪运权公司办公楼对面就有一家。

    虽然对于现在的洪运权来说,饭店的消费有些高,但是只吃一顿的话还是吃得起的。

    洪运权预约的很早,但饭店热度太高,还是排到了开业当天下午两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