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1)

    陆允初越脑补越觉得符合周彦川的风格,不禁对他的未来妻子产生了深深同情。

    “允初?允初!”

    宁若薇连叫了两声,陆允初才回过神来:“怎么了?”

    宁若薇嫌弃地抽了下嘴角:“你知道你刚才是什么表情吗?”

    “什么?”

    “一脸淫笑。”

    陆允初不乐意了,这哪叫淫笑,分明是出于恶寒。

    “你想什么呢?”宁若薇上上下下扫视他,“你不会——看上鸿川的周总了吧?”

    “瞎扯,”陆允初脸上发热,忙不迭地否认,“我怎么可能是微博小广告的品味!”

    “微博广告是什么鬼……”宁若薇不知道他脑内编排的小剧场,顾自吐槽,“反正你选男人的眼光也不怎么样。”

    她立即意识到说错了话,正好踩中他曾经的忌讳。

    “对不起允初,我、我忘了……”

    陆允初并不觉得被冒犯,以前的事伤心过就拉倒了,犯不着一直记着折磨自己:“陈年黄历了,那有什么。”

    “你真的不介意了?”

    “当然,”他靠在桌边,双臂抱胸,“扔掉一个渣男,就跟倒垃圾一样痛快,我又不吃亏。”

    他对感情有着与对艺术相近的纯粹,既然那个男人连起码的忠诚都做不到,就不配谈什么未来。

    “就是,明明是他眼瞎!”

    不太愉快的话题随即揭过,气氛恢复轻松。宁若薇来之前吃过晚饭,不久便离开。陆允初一个人留在办公室,背对着紧挨露台的落地窗。

    先前的烟盒还扔在桌上,仗着年轻底子好,即使身体抱恙他也没有刻意戒除自己的不良嗜好。靠着玻璃站了一会儿,他再次从盒里取出一支,火光啪地一闪,烟尾冒出红点。

    -

    在外面吃晚饭的周彦川连打了几个喷嚏。陪同的莫子扬略微担忧地问:“你不会感冒了吧?”

    “不是,”他抽了张纸巾,“估计有人骂我呢。”

    “别这么迷信行吗,”莫子扬皱眉,“我告诉你啊,明天电视台来拍片,你得捯饬精神点,别整个病秧子似的。”

    “你都说了百八十遍了,”周彦川揉着太阳穴,“更年期提前了?”

    “滚你的。”

    莫子扬本来是等小孩下课的工夫顺便陪周彦川吃个饭,看时间到了也就跟他说拜拜了。

    “去吧,”周彦川挥挥手,“瞧你们两口子给涛涛报了多少班,都还没上小学呢。”

    “现在谁家不这样啊?”莫子扬转身前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你以后就懂了。”

    莫子扬和爱人是本科同学,俩人结婚早,孩子都快五岁了;而周彦川自从初恋分手后,再也没谈过恋爱,更别说步入婚姻的殿堂了。

    懂个屁,周彦川心里腓腹,小孩被生出来纯属活受罪。他想到自己的童年,虽然没学什么,上学后的成绩也比较差,但快快乐乐的,不挺好吗。

    明天他也有个活受罪的事。

    前阵子还跟陆允初唠叨装孙子的事干多了,这不就来了一个,周彦川最愁应对媒体,烦躁程度大概和陪官员吃饭差不多。

    第8章 吃了一肚子瓜

    鸿川这次拍摄的节目,是本地电视台策划的系列纪录片中的其中一集。剧组选取了五位优秀青年企业家,以采访他们的创业心路历程为重点。

    采访周彦川的这天,电视台除司机之外来了三个人,一个负责总调度指挥的导演,一个扛摄像机的拍摄人员,还有一个可能是助理或者实习生之类,跑前跑后帮些小忙。

    那个导演周彦川有点印象,姓王,电视台的老前辈了,比他大一两岁,拍过不少重要的宣传片。尽管之前没有合作过,人却很热情,见到他后一口一个“周总”,周彦川也礼貌性地称他“王导”。

    “周总,咱们接下来到园区里做一些采访怎么样?”拍摄过一段周彦川在办公室和会议室内的工作场景后,王导向他提议。

    周彦川不懂拍片,自然是配合他的要求,几人一道从办公楼出来,乘上电视台开来的车,在园区内选择合适的取景地。

    “要不就这片草坪前面吧,”王导从车上下来之后,继续与他套近乎,“周总,我觉得你这有点空,可以建个喷水池子,或者雕塑装饰什么的。”

    “你说对了,”周彦川笑着说,“我的确在找人做了,过阵子就能装上。”

    “那好,这么好的园区就应该多捣腾——”

    身后的车上传来“咚”的重响,有东西掉在了地上。

    小助理着急忙慌地蹲下身捡,王导刚刚还和颜悦色的面孔瞬间拉下来,走到他那边:“你怎么回事啊?”

    “对不起,我不小心——”

    “你这都第几次了?不是迟到就是掉东西……”

    虽然隔着几步远的距离,王导又刻意压低声音,责骂声还是断断续续地传至周彦川耳边。助理很年轻,也就是大学刚毕业的样子,估计是经常被骂,只敢低着头不停道歉。

    “王导,算了吧,”周彦川忍不住开口,“他也不是故意的……我们先进行采访?”

    王导见他过来,暂时敛了气,说了句“以后注意”,冲周彦川做了个手势:“周总,我们再往前走一点,然后我跟您说下接下来的主题……”

    王导走到最前面,跟摄像商量,来回调整位置,年轻的助理经过周彦川身边,小声地说:“谢谢”。

    周彦川一愣:“没事。”

    “周总,就从这里开始吧,”王导选好了点,向他招手,“然后您边说边往前走,不用看摄像机,像正常走路一样,速度可以慢点,最后到前面那座圆楼停下。”

    几个简单的问题过后,王导换了新的话题:“周总,据我们了解,您这两年多次为文县捐款,尤其是学校方面,还出资筹建了一所实验小学,那么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投资教育的呢?”

    “文县是我老家啊,现在小孩多了,师资啊、校舍什么的不够,都得要钱,能帮就帮一把,没什么可说的。”

    “可以看出周总对故乡的心意,”王导继续启发道,“所以我想请您谈谈,关于教育的看法,比如——读书求学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不是谈公司的吗?为什么要说这些?”

    “咱们这个节目想着力塑造企业家的个人形象,所以也会与您讨论一些相关的热点话题。”

    周彦川的心里犯嘀咕,他又不是虚构人物,还什么塑造。

    “因为您对教育领域确实有贡献,”他接着说,“我才会提出这个议题。”

    “教育……这因人而异,”周彦川的眉头微皱,“像我对读书没太大兴趣,从小就怕上课——”

    “那个,周总,”王导抬手扶额,“您这样说可能不太合适。”

    “怎么不合适?”

    “我们现在是知识社会,提倡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当然重要,鸿川做到今天这个规模,肯定也和您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分不开。”

    “跟我相关的我会学——”

    “这就对了嘛!”

    “那也只是因为有用,”周彦川继续道,“需要的时候学学就行了,有的东西是实践摸索出来的,还有善于用人,让底下的人去学。我自己要真那么爱学习也不至于上不了大学。”

    “周总,”王导移开话筒,对摄像比了个“停”的手势,“您早年出来打工不是因为家庭原因吗?”

    “嗯,”周彦川点头,“家里穷是一方面,但我也确实考不上啊。”

    “既然这样,周总,我觉得我们可以稍微润色一下,不必强调在校学业的情况,就当作家里负担不起,其实您还有继续深造的意愿——”

    “这个真没有,”周彦川打断他,“而且我家也没穷到负担不起学费的程度,要能进大学我妈肯定得让我读,我就不是那块料而已。”

    王导拧眉沉思了一会儿,抬起眼对周彦川说:“这样吧周总,我给您写一份稿子,您就按照上面的内容回答,这样应该更节省时间。”

    周彦川头疼,怎么每次采访都要隐瞒不爱读书的事实。他现在眼界宽了,自己编瞎话也不是编不出来,但实在懒得在这种事情上费脑子,于是点头:“好吧,麻烦你了。”

    过了两天,周彦川又抽出半个上午,按着王导给的稿子重新走一遍流程,总算把这个劳什子任务完成了。

    回到办公室,他发现陆允初早上给他打发过信息,说原料方面出了点状况,工期可能会比约定好的延长几天。

    【没事,你看着来就行。】

    至于陆允初这边,一上午没收到回信,忽瞥见手机上周彦川的对话框一闪,心虚地把视线从电脑屏幕上移开了几秒。

    因为他一直在看周彦川的小道八卦,看得津津有味。

    这也不怪他,他本想上本地论坛看看有没有适合单人居住的公寓,结果首页飘着的就是一个关于周彦川的老帖。毕竟是论坛性质,跟正规新闻媒体不同,爆出来的大多是未经证实、不知真假的碎料。

    看到自己认识的人的相关议论就在面前摊着,难免勾起好奇之心。陆允初点进去的时候就抱持着这种心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