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2)

    “没有呀。”华锋语冲徐倩甜甜一笑,开始糖衣炮弹攻击,“她虽然不是个坏人,但思想觉悟还是徐倩同学你比较高,你看你现在的理想都是发展化工产业,振兴祖国工业了。”

    “那是。”徐倩先是得意地应了声,过了一会儿才察觉不对:她什么时候要发展化工产业了?她不是就想做点化妆品吗!怎么突然被画了那——么大一张饼?!

    今天的徐倩也是被忽悠而不自知的一天。

    去乡小学接到了自家的小萝卜头,华锋语一路牵着李康文的小手一路思考。

    今天她才发现祖国思想战线的环节这么薄弱,跟她的时代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课余时间她拿手机上网,这次关注的是以前她根本不会看的各种网络博主的文章和一些论坛,里面月亮总是外国圆的主流论调让她看的惊心动魄。

    极其敏锐的华锋语看得清楚,这里面发文的大部分不是普通网友在吐槽,而是境外势力在恶意颠覆。

    要知道,我党应该很擅长思想工作才是,但这个年代的思想战线怎么会变成这样?

    对于这个问题,一向对任何事都显得游刃有余的华锋语有点为难。

    术业有专攻,这种笔杆子的事情她其实并不擅长,虽然中午看起来似乎是她占据了优势,但华锋语知道这远远不够。

    对于现在这种舆论氛围,她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起到一丁点儿的作用,可是这样是不行的啊。

    华锋语一直都很清楚,祖国最强的力量就是思想,如果思想滑了坡,其他东西都是空中楼阁。

    但——她真的有撼动现在利己主义、反省主义思潮的力量吗?

    面对如此难题,即使是华锋语这位祖国最忠诚的战士也感到无力。

    看姐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李康文乖乖地跟在一边,不去打扰姐姐想事情。

    “你们家小文文在乡小学读书,那里读的怎么样?老师好吗?读的出来吗?”

    到家门口的时候,一个女声从自家菜地传来,抬头就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在跟她妈说话。

    “好像挺好的,文文之前跟我说老师很负责很认真……啊,文文回来了!”王玲看到了儿女的身影,招呼着,“文文来,跟你吴婶子说说你学校的事!”

    那中年妇女转过身,一张被晒得黝黑的脸露出一个笑来:“文文和小语回来了啊。”

    两人礼貌地打了招呼叫了人,吴婶子的脸色更慈祥了:“好好,都是乖孩子。文文啊,你来婶子这边,跟我说说话。”

    李康文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乖巧地走过去回答吴婶子的话。

    “怎么了?”华锋语好奇地问。

    “不知道啊。”王玲也有些疑惑,今天吴婶子上门来问李康文学校的事情,还没说几句呢两个孩子就回来了,看着像专程踩点来蹲他们的。

    吴婶子问了几句似乎很满意,转头跟几人解释:“这不,我闺女也大了,想着给她弄学校里读书去。”

    王玲吃了一惊:“吴姐,你要送春花上学?这可是好事,但你之前不是说不送女娃读书吗?”

    吴婶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瞟了华锋语一眼说:“之前不是觉得女娃读书没什么用嘛……但是我跟我家男人商量了下,觉得闺女读书还是有必要的。

    看看你家小语,又聪明又懂事,还会做那个什么,发电机,女娃读书也挺好的,也能读出名堂来,不能像我和她爹一样,什么都不懂!”

    “原来是这样,这很好,女孩儿当然也该读书!”王玲高兴地说,她就觉得女孩男孩都一样,都是自己的小宝贝!

    只可惜,他们这里很少会有人把女儿送去读书,即使送到学校,大部分读了小学就会退学回家。

    有的女孩早早嫁了人换回来一些彩礼,有的则是早早出去打工来补贴家用,至于读书?读书有什么用?

    有些人就是觉得读书没用,连家里的男孩子都只送到小学或者初中,认识字就行了,然后去沿海城市的厂子里打工,每个月都能赚几千块钱,这不比读书强?

    连男孩都不供,更别说女孩了,重男轻女依旧是现在也无法回避的现实。

    而在这种偏远落后的地方,即使九年义务教育是国策,但也是鞭长莫及,根本管不到。

    可现在,这个说不送女儿上学的家庭,居然主动要送女儿上学了,这简直算得上奇迹。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华锋语来到了这里,用她的学识和能力向这些愚昧的山民表明,读书是有用的。

    因为读了书,她会制作简易的发电机,她会做好用的驱蚊水,她的说话行事都特别有道理。

    正因为她作为女孩儿这么优秀,才让附近的山民们觉得,送孩子读书真的有用!

    而华锋语却愣了片刻,脸上表情很是古怪复杂,半晌似乎是想通了什么,蓦地笑了起来。

    笑容如初春的第一朵花,清晨最清透的一滴露水,正午一缕暖洋洋的日光。

    她之前还在担心自己究竟有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她的努力会不会只是井中捞不起的月亮。

    但现在看来,并不会。

    她想做一个能稍稍激励到身边人的榜样,现在,她做到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