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1/1)

    谢池南打小在学堂上课的时候都没这么紧张过,此时顶着老人的注视却捏了一把冷汗,生怕自己回答错什么,他仔细斟酌后才敢小声回道:“行军打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晚辈不敢居功自傲。”

    他这话说完,赵泓尧迟迟不曾说话。

    眼见身边的谢池南脸色越来越白,赵锦绣心有不忍,正想帮忙说话,老人却笑着说道:“倒是变谦逊了不少,小时候就跟个刺头似的,连你爹的话都不听。”

    他笑着说起旧事。

    谢池南终于松了口气,只是余光瞥见身边少女含笑的促狭目光又莫名耳热。

    寒暄后,谢平川温声与他说道:“进去说吧,阿柔要是知道您来了一定高兴。”

    赵泓尧没意见。

    两人走在前面,陆从跟在后头,赵锦绣和谢池南走在最后面,看到因为老人的离开,明显松了口气的谢池南,赵锦绣不由疑惑道:“祖父有这么可怕吗?你又不是第一次见他,以前你不是还敢在他身后扮鬼脸吗?”

    听她说起旧事,谢池南的耳根都红了。

    生怕前方老人听到怀了他的印象,他连忙抬头看了一眼,瞧见老人正和他爹说着话,并未察觉到他们这边的情况,他不禁又松了口气,瞧见赵锦绣疑惑的目光,他又不好多说。

    以前是以前。

    不说年纪小,他那会情思都还没开窍,自然不会有什么。

    如今他一心想娶她,她家人的看法和意见自然重要,他可不希望她祖父觉得他是一个不稳妥不可交付的人。

    这样想着。

    他心里打定主意这阵子一定要在她祖父面前好好表现。

    至于赵锦绣这边——

    现在没了林斯言,他自然不会再放手了!不过她如今刚伤心过,他也不好在这个时候与她说自己的心意。

    “你们刚刚在说什么?”他故意岔开话题。

    提到这个,赵锦绣却忽然有些沉默,她抬脸看他,没有立刻回答。

    谢池南看她这样,原本还轻松的脸庞忽然紧绷了下,他停下脚步,看着赵锦绣哑了声问她,“你要回去了?”

    赵锦绣点了点头。

    离开金陵也有两个多月了。

    如今祖父既然来接她回去,自然代表着金陵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之前有林斯言的事绊着她,如今她在这也没什么要做的事了,唯一舍不得的就是谢池南和燕姨他们,看着面前忽然变得失落的少年,赵锦绣也莫名变得有些难受起来,她正想开口,却见原本低着头的少年忽然抬了头。

    “回去吧,等过阵子,我去金陵找你。”谢池南与她说。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嘴角噙着明朗的笑意,迎着朝阳,他的眼神十分清亮,他的确被她马上离开的消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也的确慌张不知所措了下,但有什么关系?他原本就想过去金陵找她。

    如今不过是提早罢了。

    第101章 “我永远忠于大汉忠于……

    赵泓尧此趟来雍州, 一来是为了布防图一事,二来是领着圣命重新派遣官员任职雍州刺史一职,这事,原本无需他亲自过来, 可当今天子怕谢平川和雍州将士因此事怀有异心, 非要让他亲自跑这一趟。

    他也没说什么。

    只是心中到底是有些无奈的。

    他从前就劝诫过天子, 让他信任谢平川一家,让他善待这些守卫边关多年不能归家的将士, 可那会匈奴已退,天下太平, 谁懂谢家的好?那些整日宿在温柔乡里的京官,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还以小人之心去猜测谢平川的野心。

    他们以为谢平川在雍州一呼百应,只有头上有人管着,才能削减他的势力,却不懂这个男人的抱负,更不懂倘若他真想谋反,即使有天子之臣在雍州待着, 也拦不住他的去路。

    好在这回魏琮事大。

    龙椅上的那位终于慌了, 朝堂上的那些人也都不敢再多说一句,精挑细选亲自派遣过去的天子之臣都能如此, 安知旁人会不会被人收买?若不是这次谢平川父子提前察觉,只怕这大汉又要乱了。

    边关乱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从前对谢家口诛笔伐的那些文臣, 前阵子却日日跪在朝堂上让天子严查,重惩,还让天子善待厚赏谢平川一家。

    赵泓尧想起来时天子那一句, “老师,您这次一定要帮朕!朕不能没了雍州更不能让谢平川埋怨朕啊!他是您看着长大的,只有您去,才能平息谢家的怒火,才能让谢平川相信朕是站在他这边的!”

    “老师!”

    “您是我老师,若是您也不帮我,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帮我了!”

    他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听到那位喊他“老师”了。

    那个从前怯懦温和,总是待在先太子身边的五皇子,被他一手扶持上去的男人在龙椅上待得时间越长,想的也就越多,这些年他提防他,总觉得他权高势大,与谢平川一样要夺他的江山,为此连皇后和太子也不顾,反而亲近丽妃、曹忍等人,朝中不少官员都为他打抱不平,他却没什么好说的。

    历来天子都讲制衡,曹忍是天子手里那张用来制衡他以及赵家的牌,若是能因此让他放心,倒也可以。

    可前提——

    曹忍得是贤臣。

    “查到魏琮背后的人是谁了吗?”

    书房内只有赵泓尧和谢平川两人,这会赵泓尧抱着一盏茶,问坐在一旁的谢平川。

    谢平川低头沉声,“晚辈无用,派出去的人并未查到魏琮与谁来往密切。”目光瞥见老人平静睿智的眉眼,他压低嗓音,询问,“您心里已经有人选了?”

    “是有猜测的人。”

    “谁?”

    赵泓尧看他一眼,却没说话,而是放下手中的茶盏,以指点水在红木案几上写了一个字。

    谢平川看到那个字,他神色微变,正要说话,赵泓尧却伸手摇头,没一会功夫,外头就响起两道声音,“父亲,赵大人,该用午膳了。”

    “祖父,燕姨做了您最喜欢的西湖醋鱼,您和谢伯伯快些,凉了就不好了。”

    两道不染哀愁的声音是那样的明媚。

    看着老人那双十年如一日冷静睿智的双眸,谢平川知道他这是为了保护两个孩子便不再多言,只朝外头应了一声便和老人起来了,推门出去瞧见并肩站在门口的少年少女。

    “祖父!”

    赵锦绣看到赵泓尧出来就笑着挽住他的胳膊,“我也给您做了吃的,您回头尝尝看哪道是我做的。”

    看着身边明媚娇俏的少女,赵泓尧一向冷厉的眼神都变得柔和了不少,他抬手抚了抚她的头,在她含笑殷切的注视下轻轻应了一声好。

    四人往前走,路上赵锦绣不由问起金陵诸事,知道生安一切都好,只是想她,知道祖父要来还连夜写了一封信给她,赵锦绣没忍住路上便拆了开来,看到满满几张纸全是絮叨闲聊之话。

    “阿姐给我布置的功课我都有做,可为什么我都做完了,阿姐还没回来”

    “三姐给我买了好多糖,我吃多了,牙齿都坏了”

    “今天和安伯府家的小世子打了一架,他笑我没了牙,可他自己门牙还漏风呢”

    “……我想阿姐了”

    看着上面殷殷之语,赵锦绣似乎看到一个小孩坐在椅子上写家信的样子,她看的又想哭又想笑,谢池南一向最注意她的情绪,听她轻轻啜泣了两下就立刻急得递了帕子过去。

    赵锦绣也自然地接过抹了下眼泪。

    谢平川见惯了他们这般,脸上神色依旧。

    可赵泓尧看着两人这番举动却皱了下眉,他略显深沉的目光落在黑衣少年身上,眼见他在接触到他的目光时明显身形一僵,却硬是扛着不曾躲开,以一种少年独有的力量恭敬谦逊地回望他,倒让老人多看了他一眼。

    四目相对,最后还是老人先收回了目光。

    而谢池南见他移开视线却依旧高悬着一颗心没有一丝放松,反而看着祖孙俩离开的身影,握了握拳。

    ……

    这天夜里。

    赵泓尧的房中多了一位客人。

    谢池南来找他了。

    少年来的时候,手里端着一壶老人平生最喜欢的六安瓜片。

    如今还没到这茶盛产的季节,加上雍州路远,从六安运过来耗费人力物力都不少,即使陶家生意做得大,如今也就几两藏在家中供自己家里人喝,可谢池南跟个强盗似的,当天下午从赵锦绣的口中知晓老人的喜好后便立刻去陶家抢了一小包……这会站在老人门口,他却莫名又变得紧张不安了。

    “二公子这是?”

    白衣侍从对他的举动感到不解,亦或是不敢置信。

    放眼几年前,谁不知晓这位谢家二公子是出了名的桀骜不驯,如今竟亲自捧着一壶茶过来,实在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若不是如今已经是晚上了,恐怕白衣侍从都得抬头看一眼头顶的天,看一看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

    谢池南清了清嗓子,“咳,我来请见老大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