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1/1)

    “天子脚下,竟然还有人罔顾王法!”

    抬眼望去,一男一女出现在巷子里,身后还跟着不少人,看上去应该是家丁,而这对男女衣着样貌都不似寻常人。

    岚夕弟弟不认识来人,可对方人多势众,于是小心问道:

    “你是何人?我们的家事与你何干?”

    “我是彬王府王妃身边的侍女如心。”

    话音一落,岚夕猛地抬头,当看见如心和倚风,目光一怔,眼泪顺着脸颊流下,嘴唇颤抖喃呢着什么。

    岚夕怀中的女孩抬头,听到岚夕的声音好像在说‘少爷’二字。

    彬王府的名号一出来,岚夕的弟弟吓了一跳,胆战心惊的追问。

    “两位怎么有闲情逸致来这里,怕是脏了两位的脚。”

    如心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走到岚夕跟前。

    “岚夕姐姐,王妃让我们接你回去。”

    岚夕点点头,下一刻看向自己怀里的女孩,面露犹豫,如心赶紧加了一句。

    “你放心,这个孩子也同去。”

    这下,岚夕彻底放心了,东西都不收拾就要带着孩子跟如心离开。

    眼见自己姐姐就要抛下自己,岚夕的弟弟瞥了一眼那两个大汉,后者眼神凌厉,岚夕的弟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着岚夕的小腿,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姐姐,你不要丢下我啊,你要是走了,就再也看不见你的亲弟弟了,我知道我做错了,可我们毕竟是亲姐弟,你不会眼睁睁看着你的亲弟弟就这么去见阎王吧!姐姐——”

    岚夕眉头紧皱想要挣脱,可是他抱的太紧一直挣不开,和如心一起过来的倚风几步过来,抬脚踹在岚夕弟弟胸口,直将人踹离两三米远。

    忽如其来的动作让岚夕吓了一跳,看向撞在墙上剧烈咳嗽的弟弟,下意识抱紧怀中的女孩,闭上眼不去看,压下心里残留对弟弟的怜惜。

    “天子脚下岂容他人造次,今日之事,我们会上报京兆尹,是好是坏,你且等着。”

    说罢,如心就带着岚夕他们离开,拐弯的时候,岚夕怀中的女孩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看见自己的父亲被那两个大汉暴打,却抱着头不敢反抗,颤抖着肥硕的身躯。

    一只手遮挡住女孩的视线,岚夕视线向前,直到彻底走远才将手放下。

    巷子口停着一辆王府的马车,岚夕带着女孩跟随如心上前,掀开帘子往里望去,目光一怔。

    马车里,沈杨安静的坐在那,瘦削的身形撑不起衣裳,唯有那双琉璃般的眼睛依旧和以前一样明亮。

    “姨母。”

    岚夕松开怀中的女孩,颤抖着上前抚摸沈杨清瘦的脸庞。

    “少爷……你瘦了……”

    沈杨笑了笑,可看到岚夕眼角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就无法再笑起来,才几个月不见,岚夕活脱脱老了十多岁,他把视线转向另一旁站在那低头不敢上前的女孩。

    “她叫什么?”

    岚夕抹去眼泪,拉着女孩来到沈杨跟前。

    “这是过继在奴婢名下的孩子,叫陈茵婷。”

    沈杨让二人坐下,如心出去和倚风一起坐在车辕上好叫他们可以叙旧。

    马车晃动了一下往前行驶。

    女孩陈茵婷依旧拘谨,沈杨见状安慰道:

    “放心,以后不会再有人要把你卖了。”

    岚夕摸着女孩的头,后者小心翼翼抬头问沈杨。

    “你要把我爹爹怎样?”

    “如何判,这是京兆尹的事。”

    沈杨的回答很委婉,可是女孩揪着衣摆小声说:“他是我的爹爹,他会死吗?”

    闻言,沈杨看了岚夕一眼,后者垂下眼帘,可蜷起的手表明了她的紧张,沈杨了然。

    “倚风。”沈杨出声道:“去长公主府一趟,别让他死了。”

    “是。”

    风声呼啸而过。

    第122章 设宴(6)

    御史大夫很快收到沈杨的来信,一是疑惑,二是不满。

    疑惑的是沈杨为何忽然来信,不满的是担心这封信会不会被他人眼线发现。

    思虑再三,御史大夫打开了信,看清信中的内容后猛地合上,让人唤来心腹后关上书房的门。

    这一呆就是一个下午,待到心腹领命离开,御史大夫将沈杨的信放在烛火上点燃,里面的墨迹随着燃烧蜷缩。

    信件烧完,御史大夫背手在书房内不停踱步,又唤人来询问彬王府内王妃的近况,得知沈杨明日就要进宫面见太后,对太后不待见沈杨的情况御史大夫心知肚明,御史大夫背手走了几步,停下来对下人说道:

    “让荣平过来。”

    荣平是御使大夫的老来子,他有一个姐姐,正是十三皇子祁襄的母妃:淑贤皇贵妃,本人虽颇具才情,可御史大夫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进朝堂。

    一是担心孩子年幼,二是怕引起皇帝和太后对自己的警惕。

    此时已经天黑,荣平已经歇下,听到下人通报父亲找他,匆匆披了件外衣便赶了过去,到的时候看见父亲背手而立,满腹心思,烛光下花白的头发尤为醒目。

    “父亲,深夜了,怎么还不歇息?”

    御史大夫转过身,看了眼自己年幼的孩子,又想起如今彬王妃的年纪恐怕比自己儿子差不多,一时间眼神有些复杂。

    “明日清晨早早进宫去见见你姐姐,告诉她,多往永宁宫走走。”

    永宁宫正是太后所在的宫殿。

    “是,儿子明白,夜深露浓,还望父亲早些歇息。”

    ‘吱呀’一声,是门合上的声音。

    屋内的烛光还亮着,沈杨坐在椅子上看岚夕缝补一件有些开线的衣裳。

    刚回到王府,岚夕还不太适应,那个过继来的女儿被如弦带走安置,岚夕也能和沈杨好好叙叙旧。

    几个月不见,岚夕明显感觉到少爷对自己的态度从先前有隔阂的疏离到如今亲近,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少爷现在的状况像极了曾经病重的赵姨娘,令岚夕分外忧心。

    可岚夕知道少爷不会告诉自己,也就只好把担心压在心底,宣泄在行动上,才有了夜里缝补衣物,本来只是一些线头冒了出来,岚夕却拆开一部分摸清线路缝补。

    暖黄色的烛光在威风中摇曳,沈杨看着岚夕认真的模样,眼神有些恍惚。

    岚夕抬头瞧见,知道少爷是想赵姨娘了,一边缝一边说道:

    “奴婢听闻大少爷回京了,小时候,大少爷是在沈府里最护着少爷的,有大少爷在,少爷就不用怕沈府的人。”

    她不知道前几日沈杨回了沈府后就被气病,只是欣慰终于有人能够护着少爷。

    沈杨笑了一下,“即便没有大哥,沈府也不敢对我如何。”

    “是啊,少爷现在可是彬王妃,以后也会顺遂平安。”岚夕缝好衣裳,话中意有所指。

    闻言,沈杨垂下眼帘不再答话,岚夕见状忍不住说道:

    “少爷,奴婢不想看见你步小姐的后尘。”

    岚夕口中的小姐,正是死去的赵姨娘。

    这一提及,沈杨闭上眼不再说话,岚夕自知多话,将衣裳叠好便往外走,将要关上门的时候,背后传来沈杨的声音。

    “姨母,有些事,我必须要去做。”

    岚夕关门的手顿了一下。

    一声轻微的碰撞声,门关上了,沈杨起身回床榻上歇息,暖黄的烛光映在床顶,倒映进眼底。

    浓墨般的夜色携秋日的冷清呼啸而过,来到边城卷起沙尘砸在人身上。

    这时的彬王祁衍还未睡,坐在案桌后听下属的争吵,扶额紧皱着眉。

    彬王的到来意味着闻老将军将要隐退,可这个细皮嫩肉的彬王是否有这个能力就成了,驻守边城老将和彬王带来的军队矛盾的根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