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1/1)

    “属下替他多谢王妃赏赐!”

    沈杨微微颔首,“我还要派你去调查一件事。”

    “请王妃吩咐。”暗卫低头听沈杨接下来的吩咐。

    “丞相府风月怡,我需要从赴皖队伍离开京城后,她身上所发生的一切。”

    “是。”

    说罢,又是一阵风,沈杨再望去,暗卫已经不见身影。

    屋外夜色浓重,接下来直到寿宴开始,沈杨打算待在王府,既顺了太后的意,也让他有时间去迎接寿宴。

    三皇子、太子,亦或者皇宫里众人和鞑靼。

    与此同时,丞相府遍地寻找的道士,此刻却出现在王府的大门前,看守大门的侍卫拦下他。

    “站住,夜深王府不见客,请回吧。”

    道士被拦依旧淡然,谦和的询问。

    “可否请小兄弟敲一下门,让门后的姑娘见贫道一面?”

    侍卫一脸看神棍的表情,和另一个侍卫对视一眼,觉得只是敲一下门的事,于是放下佩剑转身敲了一下门。

    门内没有什么动静,侍卫回过头对道士说:

    “门后没有你要找的姑娘,请回吧。”

    话音刚落,大门发出‘吱呀’一声,众人转头望去,在两个侍卫难以严明的眼神下,被沈杨从村子里带到京城在王府落脚的邱秋从门后走出来。

    邱秋是个管理的好手,几乎接过了二管家手上管理的所有产业,并让那些产业重新焕发生机,甚至隐隐接过大管家的权,所以在王府内颇有声望。

    当她出来后看见门外站着的除了两个侍卫还有一个陌生道士时,一脸疑惑。

    “发生了什么事?”

    邱秋今夜有些辗转难眠,于是自己提着灯笼在府内巡视,走过大门的时候正好听到敲门声,以为是外面的侍卫有什么事,于是放下灯笼去开门,大门很重邱秋一个弱女子花了些时间才打开。

    两个侍卫先是目瞪口呆,回过神后对道士的态度顿时转变,其中一人向邱秋言明了缘由,邱秋听后也很惊讶,恭敬的上前询问道士。

    “这位道长,不知您找我有何事?”

    面对几人态度的转变道士依旧一脸淡然,他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交到邱秋手上。

    “还请姑娘将这封信交到沈家公子手中。”

    说完,道士便对三人稍稍点头转身离去,消失在夜晚的街头。

    邱秋看着手中的信还有些回不了神,忽地晚风一吹,她打了个冷颤,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带着信赶往沈杨所在的院子。

    当她感到时,屋内还亮着灯,邱秋心头一紧,平日这个时辰沈杨都该歇息,今日却还亮着灯,她愈发相信侍卫所说的话,拿着信上前。

    “沈公子,邱秋深夜冒昧拜见。”

    屋内刚要熄灯歇息的沈杨面露疑惑让人进来,门一开,邱秋带着一身秋日夜晚的寒意进来,沈杨注意到她手上的信,而邱秋则将信奉上。

    “沈公子,这封信是一位道长让邱秋送到公子手上。”

    沈杨没有贸然接过,而是问清来龙去脉后才带着疑惑接过信,展开信,信上只有寥寥数字,写有一个年月日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正好是太后寿宴后的第三天,且在时间下面写有一行字。

    ——警惕风月怡。

    落款:慧明之友。

    慧明大师是沈杨在祭祖大典是所在寺庙梦到的僧人,也正是让沈杨逐渐唤醒记忆的契机,此人知晓并和慧明大师是友人,那么极有可能和慧明大师一样,是知晓书中世界真相的人,可这个时间有什么意义?

    这件事又和风月怡有什么关系,看来必须要尽快调查风月怡,以防万一。

    太后寿宴在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但是后来的叛乱和皖南的瘟疫让太后决定一切从简。

    距离寿宴还有半个月,京城郊外的一座寺庙迎来了一位贵客。

    来人从马车上被侍女搀扶着走出来,露出一张娇弱的脸,正是八皇子妃梁翘。

    寺庙的尼姑带她去到寺庙后院,见到了瘦了一大圈的风怜,后者看见她是还未反应过来,梁翘出声喊了一声。

    “风二小姐。”

    风怜在这个久违的名号下回过神,她站起身警惕的看着梁翘。

    “你来做什么?”

    “我来告诉你一件好事。”

    风怜嗤笑道:“你会这么好心?”

    “我知道你讨厌我,可是你许久没回京城,有些事不知道,我现在和你一样,恨风月怡!”

    梁翘边说着话边朝风怜靠近,“你还不知道,风月怡前段时间发了疯,想要伤害彬王妃,结果撞到头现在还昏迷着,你母亲已经劝丞相把你接回去,你我可以联手,让她永远消失在京城。”

    她的脸上透着股刻骨的恨意,说到风月怡三个字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

    但是风怜还是不信,待到梁翘靠近她看清对方所穿的服饰和梳的发髻时,眼里闪过惊讶。

    “你嫁人了?”

    “对,我嫁人了。”梁翘在风怜面前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脚步。

    “谁?”

    “八皇子祁润。”

    风怜更是不解,“既然你得偿所愿,为什么还要煞费苦心和我联手对付风月怡?”

    闻言,梁翘的表情有一瞬间的扭曲,她迅速整理好情绪,扶了扶头上的珠钗。

    “你离开京城太久,等到相府的人接你回去,你就会知道了。”

    风怜谨慎的后退一步。

    “如果一切如你所说,那么回到京城后,我会找你商议。”

    梁翘眉梢上扬,没想到在寺庙数月的经历和被算计的教训让风怜学乖了,不再贸然行动,不过这很好,现在的风怜才让人放心与之联手。

    “既然如此,我在京城等着你。”

    说罢,梁翘便转身离开,风怜看着她的背影,莫名觉得恍若隔世。

    第130章 局面(2)

    重阳节的时候,长公主带着惠平郡主给沈杨送来一张在寺庙求来的护身符。

    长公主这段时间不是送药材给沈杨养身体,就是派人送来一些名家字画,明目张胆的偏向也让京城中隐约兴起一些隐秘言论,不过二人的身份致使这些言论只是小范围的讨论。

    更多人官员看到的则是长公主偏向彬王府,京城风向有变,各自有了心思。

    不过这些都不妨碍二人今日的谈话。

    惠平郡主许久没来到王府,开心的和如弦离开去院子里放风筝,如心为二人斟好茶后便也退下,湖畔的亭子只留下长公主和沈杨。

    湖边的柳树掉落了一片树叶在湖面荡开层层涟漪,鱼儿吐着泡从湖面冒出,又迅速潜入水中,鱼尾甩开晶莹的水珠,秋风一吹,了无痕迹。

    “相府的二千金被接回来了。”长公主率先开了口,目光从湖面移到沈杨身上。

    沈杨回道:“略有耳闻。”

    “丞相的长子你见过吗?”

    闻言,沈杨的手一顿,想起了在祭祖大典时遇见的丞相长子,也就是当今状元,前段时间被皇上指派去调查西北的盐矿问题,长公主现在提起他,是在他身上有什么问题,而彬王的耳目没有调查到?

    “沈杨与状元见过一面。”沈杨给长公主喝完的茶杯重新斟上茶,“那时候状元和妹妹发生了一点矛盾。”

    长公主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听到沈杨的话冷笑一声,“哪里是矛盾,恐怕就是他妹妹死了,风宸也不会看一眼。”

    “长公主这是什么意思?”

    沈杨放下茶壶,茶杯的水面震了一下。

    长公主放下茶杯,淡淡说道:“你离开数月自然不知道,风家千金在你们离开不久便开始夜夜梦魇,丞相找遍了名医都无济于事。”

    “后来来了个人。”长公主抬眸望向沈杨,“那人是个道士,他和风家千金不知说了什么,竟然让人逐渐好转。”

    “这是好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