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1/1)

    第136章 寿宴(5)

    吴娉婷和母亲在殿前找到第一时间护送皇帝离开的父亲,当得知吴夫人落水被彬王妃所救。吴将军惊讶了一瞬,眼神复杂。

    他们跟随人群重新回到大殿之中,看见彬王妃被禁军制住双臂跪在地上的背影,再之上便是浑身是血的太子和皇后,只见御医匆匆赶来最后只对着皇后轻轻摇头。

    距离有些远没能看清皇后神情,吴娉婷搀扶着吴夫人看见皇后缓缓起身,太子的尸身被缓缓抬下去,地上触目惊心的血色让吴娉婷害怕的转过头,瞥见彬王妃跪立的身影竟又慢慢不再怕了,她握紧母亲的手,母亲轻轻回握着。

    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离开将满是血色的衣裳换下,走之前她看向被抬走的太子尸身又转头看向神色并无悲痛的皇帝和太后,身上的血腥气息萦绕在鼻尖,那是她死去的孩子的血,可皇后再也哭不出来了。

    她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大殿中那样清晰,沈杨微垂着头,听到赶来的御医一声喃喃自语。

    “若是再早点……”

    若是再早点,或许太子还有一线生机。

    沈杨抬头望去,看见的是皇后寂寥的背影,他的双手被湖水冻得僵硬,微微颤抖着。

    太后寿宴突遭刺客,最先问责的便是检查鞑靼进献舞姬的官员,皇帝深知如果不是朝廷中有鞑靼的蛀虫,这些舞姬不可能如此顺利送到自己跟前。

    那些官员被禁军押送过来时脸色惨白,一屁股坐在地上再起不来,他们深知太子的死和自己脱不了干系,届时便是株连几族。

    这些人瘫软在地上,回天无力。

    就在此时,这些人当中不知是谁忽然高声疾呼。

    “皇上饶命,都是彬王妃指使臣等给鞑靼进献的舞姬放行!”

    话音一落,让瘫软在地的其他官员忽然将目光转移到前方被禁军控制的彬王妃,立即就联想到彬王妃被禁军控制,是否就是因为此事暴露,那么只要把所有责任都甩到彬王妃身上,自己也许就能逃脱。

    于是在刚才人说的话之后,瘫软在地的其他官员纷纷跪起来,他们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齐齐将罪推到沈杨身上。

    “请皇上明察,彬王妃定是和鞑靼有苟且才暗箱扌喿作!臣等都是被蒙蔽!”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哗然。

    吴娉婷看向彬王妃身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感觉到母亲握住自己手的力度似乎逐渐变大。

    “难怪彬王妃忽然性情大变,我记得沈侍郎庶子原先不是这样性情。”

    “不会吧,如果彬王妃是鞑靼的奸细,那彬王岂不是?”

    “不要说了,一定是彬王妃用了手段蛊惑了彬王,你们还记得之前京城里有过彬王妃会偏方杂术的传言吗?”

    “那他是为什么啊?”

    “还有什么,你见过那个男儿愿意在其他男人身下苟且?”

    转瞬间在场人心里已经为沈杨编排好了理由,吴娉婷听着这些话只觉刺耳,不想相信救了自己母亲的彬王妃会是这样的人,她想要转过头去看看是谁编排彬王妃,但却被母亲死死拽住。

    就在这时,站在高位的皇帝说话了。

    “彬王妃,你可认罪!”

    第137章 寿宴(6)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下,沈杨缓缓抬起头,看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眼神薄凉,即使经历丧子之痛也丝毫没有令他有分毫情绪波动。

    沈杨想起皇后的悲痛欲绝,眼泪和着血水流下,还有太子临死前的眼神,医者的同理心让目睹一切的沈杨喘不过气。

    殿内静了半响,御史大夫看着沈杨眉头微皱,每个人都不禁屏住呼吸。

    “沈杨,不认莫须有的罪名。”

    沈杨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响在偌大的殿内,回荡在众人耳边。

    淑贤皇贵妃带着余娇娇站在下首身前有宫人挡着,因为太子的突然死亡,没有人注意到她们,余娇娇眼中浮现出沈杨的沈杨,即使被禁军扣住双臂跪在殿前行动受限,他依旧挺直脊背,不卑不亢。

    吴娉婷陪在母亲身旁站在人群中,遥遥望向殿前跪立的身影,她再记不起自己曾对彬王妃的不好传言的印象,将这一幕印刻在脑海中。

    随着沈杨的回答,殿内再度爆发出窃窃私语,那些玩忽职守被押送过来的官员贪生怕死,立即有人出来否认沈杨的话。

    “臣等留有书信证据,请皇上派人前去搜查!”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官员里有几个脸色变了变,太常卿柳大人迅速反应过来上前一步。

    “启禀皇上,今日是太后寿宴,不如先将这七人和彬王妃压入天牢好好审理!才能更好将鞑靼余党一网打尽!”

    有一些被太常卿收买的官员看见他出面,立即明白太常卿背后的是鞑靼,可如今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到时太常卿被揪出来,他们恐怕也要被连坐,只能硬着头皮帮太常卿说话。

    可是一向和太常卿不对付的中书令陈大人立即出言反对。

    “皇上,宫内遭此一劫,太子已殒命,如果不立即将鞑靼余孽抓出来,难平太子冤魂!”

    太常卿脸色不好看,怒瞪中书令一眼,后者立即瞪了回去。

    二人的针锋相对很快引起了其他官员的加入,分庭抗争的两队人马还有秉持中立的官员。

    眼看官员们越吵越激烈,御史大夫将一切看在眼里,感觉时机差不多了,给丞相使了一个颜色,随后二人一同上前。

    “启禀皇上,臣和丞相有本上奏!”

    一瞬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御史大夫和丞相两位高官身上。

    御史大夫派人将证人带上来,当一个四肢瘫软金发碧眼的鞑靼人被拖到殿内,太常卿那一队人脸色大变,不明白一个鞑靼人为何会出现在大虞境内。

    这个时候丞相把文书呈到皇帝手上,皇帝看完后大怒,呵道:

    “鞑靼亡我大虞心不死!其心歹毒用瘟疫害死我大虞百姓!”

    众人听言顿时一惊,刚才保持中立的官员纷纷上前。

    “此事牵扯重大,臣等恳请皇上严查不待!定要揪出朝廷中鞑靼奸细!”

    说罢,所有人的视线或多或少往彬王妃身上看去,御使大夫再度出声把众人视线转移。

    “启禀皇上,这个鞑靼人正是彬王妃从南方抓捕后带到京城,才让臣得知朝廷中竟有这么多得鞑靼奸细。”

    顷刻间,沈杨身上的嫌疑顿时减少了,皇帝也适时露出疑惑的神情。

    “哦?那为何朕的朝臣要指认污蔑彬王妃?”

    “这便要问问这七位大人了。”

    众目睽睽之下,七个官员脸色再度变得惨白,但是御史大夫的目的不是他们,只见御史大夫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书信。

    “但依臣所言,七位大人也是被蛊惑利用,臣手上有一封秘密交到其中一位大人手中的信,想必只要顺着这个方向去查,很快便有线索。”

    闻言,太常卿一队的人自知死到临头,这场寿宴恐怕就是针对他们的鸿门宴,队伍中的一个心理素质差的官员腿一软,扑倒跪在殿前。

    “皇上饶命!臣只是一时糊涂!一切都是太常卿柳大人的指使!”

    太常卿见状直接跪了下来,双眼发红死死瞪着背叛自己的官员。

    朝中的将士听到这话,有一个没有忍住心中的愤恨冲上前给了太常卿一拳,颤抖着大声怒骂。

    “你知不知道鞑靼人杀了大虞多少人,有多少将士死在战场上!你居然背叛大虞!”

    太常卿夫人更是止不住流泪,摊在地上大哭骂道:“你个丧天良的!你怎么能忘记皇上对你的提拔之恩!”

    可没有人同情她,太子的血还留在地上,血腥味挥之不去,即使有人同情想到这些和被残害的大虞百姓也没法同情。

    太常卿与其同谋和那七个玩忽职守的官员一齐被押下去,关进天牢受审。

    太后在这个时候说话了。

    “快扶彬王妃起来。”

    皇帝也在这个时候想起沈杨,立即让人把沈杨扶起来。

    “彬王妃受辱了,想要什么赏赐,朕都允了。”

    沈杨跪的时间太久,膝盖生疼发麻,但他还是站的笔直,没有一点颤抖。

    “能为皇上分忧,为大虞扫去蛀虫是沈杨的荣幸。”

    此言一出,皇帝心里皱眉,面上却是喜色。

    “能有你这样的妻,是彬王的幸事,也是大虞的幸事。”

    话虽如此,赏赐还是要有的,太后站出来说道:

    “哀家宫里还有一株百年红珊瑚,便赏赐给王妃了。”

    “多谢太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