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3/5)

    原本大家以为这段苦日子熬熬就过去了,毕竟大家早期也是过过苦日子的。可是后来工厂发薪日不仅要延后一、两个月,到手的工资居然只有原本的七、八成而已。而到了今年,工资居然被拖了整整三个月。后来是因为要过年了,上级主管单位担心下面的工人会闹事才逼着电子厂凑合着发了点工资下来。大家算了下,这次到手的工资只有六成了。

    如果只是工资发不出来还好说,大不了少吃点也就过去了。可是现在工厂对工人的病残工人及退休工人可是全包的,连在职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了,那医药费报销和退休金的发放就更加困难了。少吃点饭或许还能撑一撑,但是少吃药或不治疗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工厂的状况终于让职工们认清了一个现实,那就是501电子厂已经没有过去的辉煌。可是大家总想着好歹是国家的工厂,难道国家还不管我么?可当华夏第一起破产案被批准后,501电子厂的工人们才真正地慌了,原来我们的工厂也是可以彻底倒闭的啊?

    有了这个案例在前面,501电子厂的职工们开始忧心忡忡地担忧起自己的未来。年轻点的还好说,哪怕去卖苦力也是有人要的。真正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却是那些身为家里顶梁柱的中年工人们,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老婆在养。除此之外,多年习惯于在501电子厂上班的他们几乎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哪怕去工地搬砖都要被工头担心会不会中途倒下。

    就像曾经的501电子厂也辉煌过那样,501电子厂家属区也曾经是周遭人人称羡的地方。住在这里,男孩子不担心找不到老婆,女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选丈夫。而随着501电子厂的没落,过去灯火辉煌的家属区也仿佛陷入了死寂。破损的道路没有人再来维修,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损坏的路灯也被随意丢在那,到了夜晚也不再亮堂堂。

    “老赵,问个事儿,你家这个月还有没有点富裕?”在暗暗的家属区小路上,一个中年男人卑微地问着另一个中年男人。

    “老钱啊,我知道你是啥意思。”被问话的中年男人沉重地叹了口气,“我家也不富裕。你也知道我家孩子多,吃饭的嘴也多。要不你问问老孙?他好歹曾经是车间主任。”

    老钱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然后转身朝另外一处走去。而看着老钱的背影渐渐被吞没在黑暗里,老赵只能默默地抽着烟。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烟盒,里面的烟还有两根。看来要省着点抽了,这包烟抽完了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钱买了。

    次日清晨,一声凄厉的叫声在家属区响了起来。

    “老钱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日子过不下去了也不能这样啊!”说话的人哭着喊道。

    本来就睡得不踏实的老赵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披了件衣服就朝捞钱家冲了过去。

    此时老钱家已经被人围得严严实实,不过人高马大的老赵还是透过人群看到了屋内的情景。老钱蹲在地上不发一语,而老李的老婆正抱着老钱的老婆在那抹眼泪,一边的几个孩子则是被吓得哇哇乱哭。而在老钱老婆的脚边是一张被踢到的椅子,上方则是晃晃悠悠打了死结的绳扣。

    老赵倒吸一口冷气,这老钱该不是想将自己老婆给吊死吧?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几个厂里的领导赶了过来。领导们的脸色都不好看,而他们的出现更是激起了在场职工和家属的怒火,大家纷纷指责起来。

    “你们做点人事吧!这都要将人活活逼死了啊!”有人骂道。

    “瞧瞧老钱,多老实一个人啊!他和他老婆可是我们家属区有名的恩爱夫妻,现在落到老钱要亲手送走自己老婆,你们还有点良心么?”

    “就是啊,前几日老钱跪在财务办,求着给点医药费,你们居然一分钱都不给啊!”

    骂着骂着,大家的怒火也被彻底点燃了。于是乎围观的人群挥着拳头对厂领导动起手来,这些养尊处优的厂领导哪里是职工们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抱头鼠窜,如果不是附近的公安被惊动,搞不好这些人要被打进医院里住一段时间。

    事情很快也惊动了上级主管单位,于是调查组很快就进驻了501电子厂。而经过短短一个星期的调查,第一份调查报告就摆在了主管单位的领导案头了。

    “同志们,现在501厂的情况是触目惊心啊!”主管单位的负责领导在会议上痛心疾首地说道,“曾经效益在我们京城都排得上号的501厂现在不仅亏损严重,更是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的情况。工人们现在吃不饱穿不暖,患病职工拿不到报销,退休职工拿不到养老金,这不是我们国家应该出现的情况啊!就在前几天,一个许久拿不到医药报销的老工人不得不走上极端,如果不是发现得早,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今天必须给501厂想个解决办法。”

    “主任,现在不是501厂不好过,而是大部分的电子厂都不好过。”一位副主任苦着脸说道,“大点的电子厂还能靠着过去的积累熬日子,小点的电子厂大部分和501厂差不了多少。现在银行那边也不再给我们贷款,而我们自己的预算也非常吃紧,因此也没有钱发下去。”

    “不能总靠银行和财政吧?他们是生产单位,难道自己不能生产效益么?”主任问道。

    “现在大部分电子厂的设备陈旧,产品技术落后。别说卖到外地了,连京城本地人都瞧不上。”这个副主任显然是有备而来,“现在除非是有谁能给一笔钱让这些电子厂进行设备更新换代,否则这样小打小闹地给钱不过是让他们多喘一口气而已。”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